闵翠英 《渔民泪》(吹腔)
1936年,文化影业公司的电影《父母子女》中,穿插了多场戏中戏,包括客串女主角闵翠英出演的改良京剧“打渔杀家”,文化公司为求逼真起见,大队人马三十多人,开到吴淞拍摄,真山真水,风景如画,扁舟一叶,白浪滔天,父撒网女打浆,且着特定的古装,古色古香。剧中饰演萧恩及丁府之教师爷师徒等,且在水中大战八小时之久,演得热烈激昂,令人兴奋。改良国剧之先锋闵翠英女士在舟中唱《渔民泪》一曲,有声有色,事先此剧搬上银幕,文化公司筹备三四个月之久。(闵翠英,胡蓉蓉之表姐)
另一戏中戏为龚秋霞主演的歌舞剧改编之“黄金万两”,该歌舞剧女演员事先曾长时间练习,据说耗费不下数千金。
《父母子女》中还穿插有独慕短歌剧“出征之晨”,龚秋霞与男主角罗军合演。刘雪庵作《出征歌》,胡心灵词,此曲需要多位男女合唱,遂由刘雪庵代邀约上海国立音专多位男女同学参加合唱,百乐门音乐队伴奏,5月1日完成收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音专女声孙聆孙德志女士,苏石林弟子。不料九月得伤寒去世,此曲竟成她最后一声。
文化影业公司在它主办的《电影文化》杂志中,写明友情特邀“上海工部局乐队”、“百乐门音乐队”参加伴奏片中的歌唱音乐,可惜未详细说明各自伴奏的曲目。
杂志还刊登有《渔民泪》歌谱,标明作歌:胡绍虞。以及百代唱片广告,34953 龚秋霞 “父母子女”(主题歌) 34954 闵翠英 “渔民泪”、 “鼓乐升平”
胡规芬,字绍虞,胡心灵的父亲,江苏宜兴人。早年长期在药房担任会计,期间入基督教会,对西洋古典音乐、宗教音乐、舞蹈、戏剧都有兴趣。后又入妹夫办的轮船公司任会计,并举家迁入上海。在航运业有所积蓄之后,他开始经营戏院生意,开设了“新东方剧场”,后来上海的玉成电影公司想找一些同样小规模的影片公司共同使用摄影棚,以减低租用运营成本。另外,胡心灵对演艺、电影业始终热情不减,胡绍虞乃与其他几人合伙开办了文化影业公司,并担任了公司经理。其奠基作即是胡心灵自编自导的《父母子女》。胡绍虞自告奋勇为片中的插曲“渔民泪”填词作曲。
鉴于《电影文化》1935年10月创刊于上海,由胡心灵,徐清编辑,主要撰稿人有王晓籁、胡绍虞、陈永霖、吴汉、胡心灵、龚秋霞等。该刊内容主要关于电影方面的论述与歌曲,影片宣传。重点介绍上海文化影业公司影片《父母子女》的拍摄经过,以及由胡心灵作词,任光作曲的影片歌曲,对该电影的宣传不遗余力,如刊登电影中之歌舞剧的照片等相关的电影剧照。另外对于“父母子女”的出品公司——上海文化影业公司也有相关报道,如创办人陈永霖先生、经理胡绍虞先生、导演胡心灵先生的介绍并附有照片等。所以,它标注“渔民泪”作者是胡绍虞应是对的,“最新流行电影名歌五百首”“古今中外电影名歌选”标为胡心灵作词有误,倒是下面标注:吹腔原谱,很是。
唯在《父母子女百代灌片记》一文中,提到“渔民泪”乃俄作曲名家阿父夏洛夫所谱,参考到“鼓乐升平”也是阿父夏洛夫编曲,我以为这是片中歌曲要灌录唱片时,阿父夏洛夫为唱片公司灌录时长起见,对歌曲进行再编曲。这从歌词也略见一斑。“渔民泪”歌词原有三段,百代丽歌的唱词等都只有两段。文中还提到《父母子女》一曲为任光所做,故任氏亲自上场指挥。而百代公司也很重视,百代总经理特古活氏亲自为之收音。
文化影业公司开拍前还举行了开拍典礼,各界三百余人参加,闻人杜月笙、张啸林、王晓籁、陈永霖、张蔚如等均参加。为求真实起见,首先开拍舞台场面,即剧中“江南旱灾赈济游艺大会”一场,请王晓籁实际登台演讲。然后是剧中“游艺大会”第一个节目“黄金万两”,该节目舞蹈是欧洲某著名舞蹈家教授,伴奏也是上海著名外国乐队。
扁舟漂泊白浪翻,父女辛劳在河下,只为家贫难度日,打鱼作生涯河干。
河干水涸无鱼打,鱼税陋规不能差,贪官污吏猛如虎,地保劣绅狼狈奸。
烈日蒸人汗雨洒,年迈老父力不加,隔岸柳荫且休憩,父女对泣泪如麻。
(唱片歌词只取一、三段,隐约可见那时候的意识形态就已经泾渭分明)
闵翠英《渔民泪》 百代 A2521